“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争之法也。”——《孙子兵法》
战争从来都是用鲜血与眼泪灌溉而成的,它代表着人类最深处的恶意,却也展现了人类最伟大的荣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场战争,昏聩的清朝*府面对列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屈辱地割地赔款,至那之后将近一百余年的时光里,中华民族便从炮火轰炸的尘埃粉末里用无数英雄战士的血肉支撑着站了起来。
在这过程中也曾有过数次摔跤的情况,也曾有过最接近灭亡边缘的时刻,但当中华大地上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被点燃,再黑暗的时代也终于大亮。
想要结束战争,那么便一直战斗到死,或者到胜利的时刻。
为了能够彻底驱逐侵略者,让至暗的时代得到解放,我们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用了成百上千的战役,用无数革命者的血肉,最终熬练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且意志胜于钢铁的队伍,并拥有着宛若是天空璀璨星辰一般不胜枚举的*事名将。
年7月至8月,粟裕带领着华中野战*在江苏省中部地区与国民*打了七场战役,同时也连胜七场。经此七役,国民*的斗志遭到我*沉重一击,而粟裕也因此有了“战神”的美誉。
但就在第二年下半年时,一封书信寄到了粟裕将*手中,而这封信的内容却是在批评粟裕在*事战略上的缺点。那么为何粟裕将*会收到这样一封书信呢?
优秀战略
年,粟裕出生于湖南怀化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候腐朽的清*府还未完全倒塌,华夏大地在内忧外患之下渐渐被层层乌云所笼罩。
粟裕的家境平平,但他的父母还是尽力将他送到了学堂,他也由此逐渐接触到了更为广袤的世界,打开了自己明亮的双眸,让反抗的火种点了胸腔中的热血。
在学校除了刻苦学习之外,粟裕也一直积极地参与着各种反剥削的学生运动,他渴望着能够为民族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有时我独自一人抱着一把月琴,拨弄着琴弦,感到苦闷与彷徨。”年,考上省立二师的粟裕目睹了反动派杀死了一直在做革命思想工作的校长,他在震撼与悲痛之中却也终于深深明白了,在华夏大地的那些残暴敌人,用武力将他们镇压才是最好的选择。
年8月1日,已经加入我*的粟裕参加了南昌起义,他跟随着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打响了属于新中国的第一枪。随后粟裕在湘南起义后前往井冈山,进入了红*队伍。
优秀的将领不一定要经过系统的*事训练,因为战场上真正的厮杀便是最好的老师。战斗磨炼了粟裕的意志,却也同样磨炼出了他极具实战经验且优秀的战略才能。
十四年的抗日血泪史,令这位没有经受过*事理论教育的将*在每一场战役的沉思与反省之中逐渐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思想,而在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之中,粟裕终于得以站在历史舞台上用连胜来释放了自己在*事才能上令人瞩目的光华。
年,苏中战役7战7捷,粟裕所带领的队伍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上都弱于对手,但他却凭借着正确的作战方式取得了全方面的胜利,这一次的战役彻底将他的名头打响,让国民*的所有队伍为之震颤。
逢遭对手
年5月,在号称“中原王”的国民*名将汤恩伯带领下的国民*第一*向山东发动进攻。面对共产**队的灵活性,简单粗暴地直接进攻从来不是个好的战略方针。
故而汤恩伯直接投入四十五万的兵力,想要以张灵甫所带领的国民*王牌*队74师为主力的情况下,集结五个团进行围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拿下了“战神”称号的粟裕将*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围剿”战术自然丝毫不慌。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将这看似密不透风的战术一眼看穿,孤*深入的74师既是一把尖锐的刀锋,却又是整个围攻战术之中最能够突破的点。
于是粟裕将*直接集结部队,先将张灵甫所在的74师与第一兵团的联系斩断,随后直接围歼74师,并将其一口吞下。
这又是一场能够重重打击到国民**心的胜利,歼灭了蒋介石最为自豪的“王牌*队”,这犹如是狠狠割下他手心的一块肉,令他痛不欲生。而再战再胜的粟裕更是又立下重功,几乎令当时的国民*队伍闻风丧胆,不敢再与之对抗。
但极盛之下若无冷静地反思,那么便极易遭逢最为沉重的打击,粟裕在所向披靡之后,遇到了一个极为狡猾的敌人,胡链。
伟人曾经评价胡链为:“狡如狐,猛如虎。”这个评价着实精妙,很是切合。胡链带领的十八*同样是蒋介石五大王牌部队之一,甚至对外有着“吃人部队”的凶恶称号。
蒋介石对于粟裕恨得牙痒痒,当即重整兵力,将3到4个师作为一个作战集团,用重兵推进的方式,用以阻挡解放*进一步解放山东的脚步。
面对这样大兵团的攻势,我*这边决定连同中野与华野,两只队伍互相配合,以防止被重兵压制。同年7月,粟裕在多方要求下采用了分兵策略,分别派遣两支队伍进攻鲁南、鲁西,而他则继续在沂水一带继续作战。
直至7月中旬,粟裕决定率兵攻下南麻,用以获得更为优势的地理条件,但当他兵临南麻城之时,才发现狡猾的胡链早已布下重重防线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山坡上,胡链早早建下几百个碉堡,采用最为稳妥的阵地战术,将粟裕的数次进攻都一一瓦解。华野*遭到了沉重的损失,而粟裕也陷入了苦战的僵局之中。
忠言逆耳
或许老天爷也不想胜利如此轻易地获得,哪怕粟裕更改了作战方略,想要以突击队强火力压制的方式来破局,却不想天降大雨数日,进攻再次遭到阻扰,连枪械火药都因为受潮而难以使用。4天的苦战,粟裕将*不仅没有拿到胜利,还结结实实品了一回失败的苦涩。
无法攻下南麻,连日作战的将士们疲劳不堪,却又遭逢其他敌方部队阻拦后撤,如此困境之下,华野*不得不全线撤退。
常言道,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南麻城的失败也致使先前的部分胜利果实化作了泡影,不得不再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划与集结。满口苦涩的粟裕将*没有半点推卸责任的意思,他直接致电延安机关处:“一力承担所有战斗失利的责任,请求惩处。”
身为粟裕上级的华野司令员陈毅将*并没有因为这一次战役的失利而对粟裕失去信心,他反而在这个时刻选择肯定粟裕的作战能力,缓解粟裕心中的苦闷。
但在那时同样与粟裕配合十分默契的谭震林却在被调配前往胶东*区之前给粟裕留下了一封书信,那一封书信像是一面警钟,重重地敲在了粟裕的心中。
“你是*事天才,但战略战术缺乏远见。”书信之中,谭震林犹如促膝长谈那般,将自己心中所想全盘道出。他称赞粟裕拥有着绝佳的*事天赋,之前打下了许多漂亮战,取得了无数荣耀,但针对于粟裕在战略上的缺点他也一个没有隐瞒,全部明明白白地写在了信纸上。
“满招损,谦受益。”粟裕在读这封书信时,才惊觉自己有时真的过于乐观,而忘却了要再看得远一些,再看得深一些。
一雪前耻
人无完人,但却应该时刻用思考来促使自己更进一步。粟裕读过书信之后,犹如是从之前连胜的梦影之中惊醒,从前的荣耀已经属于过去,新的战役来临之际,身为将领他应该全身心投入于当下,但目光永远要放在未来。这一封千字的书信,给予了粟裕在那个时刻最大的帮助。
夸耀从来不是什么难事,及时的劝诫才是真正可贵的。谭震林选择在那个时刻给予批评,而粟裕不仅能够接受批评,还能够做到反省自身,这样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也正因为如此,在之后的淮海战役之中,粟裕带领着华野*大胜而归,甚至差点将胡链抓捕,连伟人都在后来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如此一来,也算是一洗曾经失败的耻辱。
小结:
“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曾经拿下赫赫战功的粟裕因为自己的轻敌而导致了南麻城战役的失败,他第一时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读了谭震林的书信之后及时做出了改正。
获得荣誉的人最容易在自身的荣光中迷失,但粟裕却丝毫没有,他依旧谦虚地听从别人的建议,督促着自己变得更完善。也正是因为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才令他能够在后面的战役中再次取得巨大的胜利,成为我国“开国十位大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