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
大水田乡社塘村,距离辰溪县城50余公里,四面群山环绕,小山村几十户人家,清一色的罗姓。一条清澈的小溪绕村蜿蜒而过,村里传承了好几百年的木偶戏,更给这个幽静的小山村,增添了无限的灵性和神秘。年,社塘木偶戏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木偶戏又称为傀儡戏,又叫低台或矮台,传说起源于汉朝。清道光《辰溪县志》记载曰: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这就是“木偶戏”,也叫“围鼓戏”。社塘木偶戏,据考证起源于明末清初,由四大声腔之弋阳腔与湘西地方民族曲融合而成。
关于社塘木偶戏,还有一个口耳相传的传说:罗氏先祖罗高山奉旨征剿九溪(今五溪),瑶民打仗勇猛,两*对垒,官*屡战不胜,很长时间难以平复。后官*探知瑶民敬奉神灵,心生一计,命令士兵以木头雕成神像的头部,用稻草扎成人形,命令士兵高高托起,藏在灌木丛中摇旗呐喊,瑶民不知是计,忙放乱箭射杀,却不见明*伤亡倒地,反往前推进,就误认是天兵天将下凡,最终都投械归顺。罗高山为庆祝官*的胜利,叫士兵举木偶而舞蹈。这一幕后被山东高唐州卢公看见,便在营中教大家练习声腔,自编自演,木偶戏作为*中娱乐。后来随着清*入关,明朝灭亡,大明将领纷纷归隐。木偶传至第八世罗鉴时,他隐居在大水田乡社塘村,为了继承祖人遗志,再次创办木偶戏,相传至今。由此可见,社塘木偶戏也是湘西木偶戏的鼻祖。
《社塘木偶》(刘晓克摄)
社塘木偶戏至今供奉着一尊岳王神,传说的岳王神属陈平启教、傀儡鼻祖、正乙冲天风火园内梨园先师。据传木偶戏祖师爷是汉朝的一位皇太子,自幼好戏玩木偶,后世人称他是‘太子菩萨’。他是戏班最小的木偶,但他地位最高,被尊称为岳王神,被艺人供奉在八仙桌上的香盘里,穿红衣、红鞋,戴红帽,右手握拳,左手张开,面貌慈善,一脸孩子气。他是湘西人们心目中的娱乐戏神,也是正神,神通广大,有求必应。有次戏班在怀化细缅垅演戏,岳王神变身成戏班里的一个演员模样,到街上买肉,可等屠户把肉砍好时他身上却没带钱,在赊帐时对屠夫说“明天你到高圣戏班取钱”,便提肉走了。屠夫第二天到戏班收钱,班主说没有演员到街上称肉赊帐。双方争执不休,屠夫要求搜箱,戏班无奈只好由他搜。待打开头子箱,只见“粑口糖”小花脸手里提着一块肉,戏子和屠夫都傻了眼,因为这个木偶手雕琢是拳头的,中间有眼,可这块肉的绳是屠夫系的,别人不会这个套。如今见木偶就是买肉的人,吓得屠夫跪地叩头不止,心想自己平日称肉缺斤少两,必是菩萨显圣警告,越想越怕,他不但不要钱,反而出钱唱三天戏以酬神灵宽恕。总之传说岳王神显圣的事很多,因此湘西人民非常敬奉他,如今还有许多人向戏神求子许愿、许戏还愿,有些孩子取名“岳王保”。
社塘木偶戏《樊梨花与薛丁山》彭本胜摄
社塘木偶戏(刘本畅摄)
社塘木偶戏是原生态戏曲艺术,表演的道具木偶全部由雕刻经验丰富的演员自己动手制作,手艺代代相传。木偶头子是采深山之灵木(俗称白杨木)雕琢而成。
木偶头子雕琢成形,经过细心打磨后,用白粉掺牛皮膏熔化后涂入木偶脸上,再根据表演人物形象的需要开脸谱,最后经过仔细打腊,便算完成。
肩是木板做成,肩两旁钻两小孔。木偶手是用茶木雕琢而成,身子是用篾编织成圆形空筐,用小绳连接肩与筐身子,再用布条连接双手。木偶后脑勺有一个弯勾,用于方便木偶的悬挂,还有2颗小钉,用绳系于肩孔连接木偶脑后钉上,便成人形,着装戴帽后,后成木偶。社塘木偶,色彩丰富绚丽,形象栩栩如生,表演起来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罗光金和他心爱的木偶(掌上怀化)
湘西人们将木偶戏编成谜语:四根柱、四根梁,半间堂屋半间房,人人夸它家风好,公公爱窜媳妇房。又有这样的民歌唱道:四根柱六根枋,九根箩绳六根梁,白布为墙帆盖顶,三星高照作中堂,左右二肩招财门,上绣出将又入相,八仙过海绣得好,又绣双龙把宝抢,你说它是乡里人,龙凤钟鼓咚咚响,你如猜是金鸾殿,半间堂屋半间房,千古风流木偶情,声腔曲调万古扬。现在社塘木偶戏主要唱腔是辰河高腔,但它比辰河高腔发源要早,老班艺人有这样的说法:先有矮台,后有高台。所以在唱戏人有这样一个规矩:当高台与低台同时演唱时,低台不开锣,高台不能开锣。也由此可见木偶戏的古老和在行内的地位。
社塘木偶戏至今已传承十九代,文革中木偶戏被焚。一九七五年中央对文化事业开放,提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策,辰溪县文化局拨专款恢复社塘木偶剧团,共15名成员,再次成立社塘木偶剧团。当时到辰溪县汇报演出的剧目是《林冲逼上梁山》,连演七天,场场爆满,轰动湘西。社塘木偶戏传承都是传男不传女,从古至今都是一家班。但在怀化洪江、中方和和贵锦屏等地均有徒弟。
社塘木偶戏(唐波摄)
社塘木偶戏是半职业性木偶戏班,它轻装简便、戏价低、艺术高、人少好侍奉,无场地要求,晒谷坪、走廊、中堂皆可搭台唱戏,适宜湘西大山中巡回演出。据溆浦清科举人邓大猷撰写《竹枝词》,记述当时的盛行情况:梨园弟子不知耕,一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风雨后,村村演剧赛秋成。木偶戏是一次性化妆,剧中人物多少,只换头子不换身子,变化无穷,开打耍把子时都实打实,能表演腾云驾雾、飞沙走石、窜天入地动作。社塘木偶演出踪迹遍布怀化各县、吉首、永顺,以及贵州铜仁、石迁和四川秀山等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一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一个特制的围布舞台,台上艺人相互配合,左手执木偶头上棒,以拇指食指通过接线控制五官以及总头、回顾、弯腰、转身等动作,右手执装木偶两手的木杆,以配合头部操纵其四肢动作,刀枪剑戟,翻滚扑打,腾云驾雾,喜怒哀乐,皆能随心所欲,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便是辰溪社塘的“木偶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