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怀化高山刺葡萄原产地居然在大树坳,看得垂
TUhjnbcbe - 2021/2/18 0:35:00

蓝黑色的果粒在阳光下跳跃,氤氲的葡萄味在空中弥漫。

一簇簇的葡萄,在灿烂的绿叶里,显得格外夺目。放眼望去,山林遍野,皆是葡萄。这,便是产于雪峰山区的高山刺葡萄。

“来吧,到大树坳来吃最正宗的高山刺葡萄,绝对让你的味蕾绽放。”8月4日,芷江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蒋家稳站在翠绿的葡萄林里笑着说,芷江大树坳乡是高山葡萄的原产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当地群众从本地刺葡萄自然枝变中发现,经反复提纯选优、示范推广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鲜食加工兼用型优良葡萄新品种。

▲大树坳乡竹坡村高山组一农户的高山刺葡萄。

命名“紫秋”:这片大山绽放最好的葡萄味

为了探秘高山刺葡萄的前世今生,今年以来,我们多次来到大树坳采访。

从芷江县城出发,沿G国道经新店坪镇或茅丛河漂流入口,行约50公里,就来到这个位于芷江西北边境的山乡。大树坳乡东连木叶溪乡,南接新店坪镇,西邻贵州省万山特区瓦屋乡,北接麻阳拖冲乡。

行走在大树坳的乡道上,蜿蜒十余公里的矮山缓坡,全是葡萄园,郁郁葱葱。微风徐来,到处都弥漫着与秋天收获有关的葡既然是高山刺葡萄,为什么又叫高山紫秋葡萄呢?

这样一个变异品种,在多年的发展史里,有哪些故事深藏背后,又有哪些辗转的曲折呢?

在芷江农业局提供的一份资料里,记者看到:年,经农业部门审定,芷江大树坳乡高山组的一种野生刺葡萄被认定为高山紫秋葡萄。该品种是高山葡萄属东亚种群中的刺葡萄种,为强大的藤本植物。原产于南方雪峰山区,在高温、湿、低光照生态环境下驯化选育而成的。嫩叶紫红色,成龄叶片心脏形,大而厚,较光滑,无光泽,边缘锯齿钝。

那么?这些品种,为什么会被称为刺葡萄呢?从事高山葡萄种植、推广、病虫害防治27年的大树坳乡农技站长陈家文介绍说,之所以称这些葡萄为刺葡萄,是因为这些葡萄一年生枝条有较密短刺,又适宜高山干旱地方生长,所以当地人一开始就习惯称之为高山刺葡萄。

“大树坳乡的高山刺葡萄原有2个品系。一个是高山一号,是70年前大树坳乡竹坡村高山组种植户肖德志,从深山移栽的野生刺葡萄演变而来;一个是高山二号,是上世纪90年代从大思乐村圳坎脚组陈兴祖辈栽培的野生刺葡萄培育而来。目前,芷江大量种植的高山刺葡萄,就是大树坳乡‘高山2号’。”陈家文说。

▲大树坳乡竹坡村高山组肖德志培育出“高山一号”的百年老藤。

大树坳乡乡长杨国洪,则给我们讲述了高山一号和高山二号的种植故事。

杨国洪告诉我们,“高山一号”最初只有两个大户种植,一个是石竹坪组的田年华,种了12亩;一个是大思乐组的姚茂双,种20亩。

“当时,俩人的葡萄就在芷江新店坪集市销售,由于味道好,每次销售都是供不应求。”杨国洪说,看到这些葡萄的销售前景,当地村民也想尝一尝甜头,于是纷纷引种。到年,大树坳乡高山刺葡萄的种植面积达到亩。

年,为了让当地百姓走上产业脱贫之路,芷江大树坳乡出台相关鼓励措施,为种植3亩以上的农户每人补助元,随后,大树坳乡的高山刺葡萄迎来种植高潮。

年、两年,大树坳乡的高山刺葡萄新增多亩。

“在我们村发现刺葡萄,没想到大规模的种植却走在了最后。”说起高山刺葡萄的种植史,大树坳乡竹坡村高山组69岁的肖开贵有点尴尬。肖开贵曾连任竹坡村村支书37年,见证高山刺葡萄从发现到规模扩大的历史。他介绍,肖德志就是本村人,“高山一号”结果那年,乡武装部长张跃云进村检查生产,发现他的葡萄长势好、好吃,就写了个稿件在怀化日报发表,引起读者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化高山刺葡萄原产地居然在大树坳,看得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