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1949年秋天怀化全境的解放过程
TUhjnbcbe - 2025/2/8 17:11:00
刘军连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挺进到江西省南部和湖南省东北部地区。由湖北省南撤的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被迫调整部署,将其主力5个兵团11个军31个师共20万余人退据以衡阳、宝庆(今邵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与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组织“湘粤联合防线”,企图在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团呼应下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战况不利时再退向广西、海南岛或贵州、云南或逃往国外。

为歼灭白崇禧集团,第四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对白崇禧集团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和部署,统一指挥第四野战军第12、第13、第15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分成中、西、东三路进军华南,同时发起衡宝战役和广东战役。西路军以第13兵团部指挥第38、第39军组成,由常德取道沅陵攻取芷江,尔后沿湘黔桂边进军桂西,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云、贵的道路,完成右翼战略迂回任务。

此时,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主任白崇禧,为阻击解放军南进,构起一条东起粤北乐昌,西至湘西芷江的“湘粤联合防线”。其左翼要点芷江一带兵力布署为:军驻芷江、安江一带,17兵团部驻芷江,暂1、2军及湘保5师等游杂部队集结沅陵、辰溪、溆浦、泸溪等地。

为粉碎民国党的“湘粤防线”,年8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3兵团所属第38、39军奉命由常德、桃源地区向沅陵、芷江挺进。

一、解放沅陵

1、进军官庄

年7月下旬,常德、桃源相继解放。前往阻击人民解放军西进的暂三师陈子贤残部撤回沅陵,暂五师汪援华、暂四师罗文杰残部经沅陵撤回辰溪、永顺。湖南省保安第五师由副师长李飞鹏率领驻防官庄,师部驻下徐家院子;石盘团石坚立营驻防三渡水。同时驻防官庄的还有胡光印团胡抵中营,颜伯川团宋官荣营的一个连。驻防的保安部队从9月1O日起,在下徐家院子山头上架几挺机枪,日夜向太平辅方向放枪借以壮胆。

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军直属队、军后勤部、一五一师由常德、桃源、临澧等地出发,经郑家驿、茶庵铺向官庄疾进。9月15日清晨,先头部队一一二师由太平铺进入沅陵县境。妄图阻击解放军的省保安第五师副长李飞鹏立即率部后撤,将部队分散于公路两侧山地。一一二师三三六团到达黄土铺后,分两路包围官庄镇:一路绕道界亭驿、清捷河出潘香坪;一路从鸬鹚田正面进攻官庄。解放军只放两钢炮,保安团设在徐家院山头的机枪就哑了,驻下徐家院和官庄镇的保安部队怆惶逃窜。保五师余人撤到龙潭湾,即被绕道清捷河出潘香坪的解放军包围,全部缴械投降。是日,中国人民解放军0余人进占官庄镇。

2、渡江进城

9月16日晨,保安十四团团部警卫连及石坚立营经马底驿向泸溪逃窜。人民解放军一一二师三三六团冒雨翻山越岭,19个小时疾进60余公里,18日21时许约余人进抵县城南岸驿码头。解放军联络人员找到摆渡工人张世玉、王清发二人,请他们连夜为部队摆渡解放县城。张、王用一艘小划子经过约1O分钟摆渡,第一船4名解放军战士在江北周家巷码头登岸。第二次共3艘木船,每船载4人,共12人,分别在江北桥码头、中南门和周家巷登岸。第三次渡江增加到20多艘木船,每船载1O余人。到深夜1时停航,三次共渡过解放军官兵余人。

19日上午9时,40多艘木船齐发载渡解放军指战员,约经半小时,就完成三三六团的渡江任务。一一二师主力、一五一师、军直属队、后勤部,分别达马底驿、望城坡和南岸驿码头。是日,一一二师仍以三三六团为前锋,从县城出发,沿沅水西岸向泸溪挺进,主力则沿湘黔公路经麻溪铺、三角坪直逼辰溪。一五一师分兵留守沅陵,实行军事管制。

二、解放溆浦

溆浦在解放前夕有一支武思光任司令员由农工党掌握的武装队伍,称为“湘西人民革命军”。

武思光(-),溆浦县低庄人,曾在国民革命军中出任过中将参谋长,年在章伯钧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负责农工民主党南京地下工作,支持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支持中共和谈代表滕代远在南京的和谈工作。年,他组织南京中训将官队余人到中山陵哭陵,被国民党九十九军拘押,后避难于湘西北和湘中桃花岭间。劫后余生,他更加坚定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的信念。年10月初,他参加了农工民主党中央扩大会议后,奉章伯钧派遣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特派员。11月初由长沙来到沅陵县。在沅陵他吸收了武长城、谌振兴等新党员,建立了农工民主党在湘西第一个支部。解放前夕,农工民主党沅陵支部有农工党员29人。

作为农工民主党派人士在沅陵解放前的武装工作,年2月,武思光派遣张维新(沅陵辰郡八中毕业)到沅陵与李超廊(沅陵县张家坪人,沅陵辰郡八中毕业)洽商组建沅陵地方革命武装。约同敬平乡(张家坪乡)乡长胡名杨带领乡自卫队全部武装30人枪前往溆浦投奔武思光部。武思光任命李超廊为“湘西人民革命军”第二师少将师长,并将其介绍参加中国农工党。3月18日,武思光在溆浦低庄区三义乡召开乡警察反蒋代表及农工党骨干联系会议,正式宣布“湘西人民革命军”番号。5月,将“湘西人民革命军”改名为“湖南溆辰沅人民解放总队”,任命武思光为司令员,武文元为政治委员。总队下设溆浦、沅陵两个支队。沅陵支队长由总队农工民主党支部副主任、总队参谋长李超廓担任,副支队长由总队农工党支委谌振兴和李拨福担任。

为了壮大实力,解放军为沅陵支队拨供子弹2万余发,并将安化县节国鉴领导的游击队拨归沅陵支队,抽调20多名士兵在解放军1O1师教导总队接受政治、军事教育。这期间,湖南溆辰沅人民解放总队沅陵支队先后与国民党军、暂2军、湘西保5师18团、贺幼农部发生大小战斗九次。

年9月16日,解放军一一三师以湖南溆沅辰人民解放总队为前导,向溆浦县城挺进。盘踞在低庄的贺幼农部还误认为是“总队”单独进攻,率部顽抗,在分水界一带与“总队”发生战斗,“总队”在解放军强大声威的鼓舞下,士气旺盛,愈战愈勇,给敌军以重大打击,迫使其不得不向新化方向逃。18日“总部”一举攻下溆浦县城,打死敌官兵十余人,活捉五十余人。9月19日,解放军进入溆浦县城,溆浦解放。张玉琳、石玉湘极为狼狈地向辰溪老巢溃逃。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总队”奉命继续追击,一直追至溆浦和辰溪两县的交界处大江口。

年11月8日,湖南溆辰沅人民解放总队人在怀化榆树湾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师团,随部队入川作战。湖南溆辰沅人民解放总队沅陵支队作为沅陵唯一一支由民主党派领导的进步武装,在配合解放军作战,迎接沅陵解放,维持地方治安,清剿地方残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其他县城相继获得解放

,人民解放战争发展迅速,共产党员陈策秘密联络地下党员李凤轩等,商讨建立地下武装,防止敌人破坏,迎接解放军解放辰溪。7月31日,陈策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将自已控制的多人枪从暂编第二军张玉琳部拉出,在龙头庵成立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并在罗子山重创张玉琳匪军。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一一三师解放辰溪。解放辰溪后,敌军大部西逃芷江、黔城一带,至此,所谓“湘粤联合防线”左翼要点,湘、桂、黔三省门户,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临时所在地芷江,已经是指日便可攻克。

白崇禧为保西南运输线,急忙将其军自永丰(今双峰)一带西调,其师主力团,19日从湘乡介牌地区乘车驰援辰溪。当该团进至榆树湾时,知我军已占领辰溪,即以一个营改徒步沿公路北上至怀化花轿、游家坳一带。27日,该团全部进至花桥,并在附近控制要点,构筑工事,与从溆浦已前进至中伙铺以南的人民解放军师形成对峙。敌师亦随后进至怀化花轿,敌军军部率另一个团也向西急进,企图阻止解放军前进,以掩护其主力转移。

师接受作战任务后,即在部队中进行充分的战斗动员和准备。并以侦察部队连续三次深入敌后捕俘5人,查明敌兵力部署。决定团于9月30日晚7时,由长冲出发,经龙岩山西侧向敌左翼迂回,10月1日凌晨前进至花桥以南,断敌退路,并以一个营防御由榆树湾方向来援之敌,团主力则在敌背后猛攻;团一个加强营9月30日晚8时由中伙铺出发,经游家坳东侧,向敌后右翼迂回,10月1日凌晨5时进至花桥东南之高地隐蔽,截击花桥东南山区之敌,并待正面打响后向敌侧击;以团全部并附二个炮兵连以正面攻击,首先攻占新光山,歼灭游家坳之敌,继向花桥攻击前进。

10月1日6时30分,正面团发起猛烈攻击。团与团按预定作战方案由敌侧后奋进。龙岩山巅之炮火亦向敌阵地劈头袭击,顿时将敌阵脚打乱。敌虽数次组织突围,都被我军迎头击退。至10时20分,战斗全部结束。历时3个多小时,敌人除派出一个警戒连逃跑外,其如全部被歼灭。俘敌上校团长王光亭、中校副团长肖笃文以下官兵人,毙敌名。创造了干脆彻底消灭敌人的山地战斗范例。花桥战斗结束后,该师即按计划乘胜向怀化(今石门)追击,国民党师率团慌忙自怀化(今石门)向黔城撤退。

38军主力于9月24日经辰溪占领麻阳之高村、岩门、麻阳(今锦和)后,于10月2日以师、师、师分3路围逼芷江,国民党军17兵团司令刘嘉树慑于解放军兵力强大,提前于10月1日在怀化花桥战斗打响之际率兵团部,军主力及“清剿纵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等官兵从芷江向黔城、会同方向南逃。师即于10月2日解放芷江,军指亦于当日进入芷江,师及师相继进占芷江以东以西地区。为迅速断敌向广西、贵州的退路,师即于当日下午马不停蹄地尾敌猛追。

10月2日,39军左路前卫师取道烟溪、溆浦进至洞口县之江口,歼敌后翻越雪峰山向黔阳发起攻击。右路前卫师经沅陵沿公路向怀化前进之际,正值花桥之役、芷江进攻战胜利结束,芷江、怀化守敌军、军已向黔阳、会同方向南逃。师主力随即向安江追击,并令团尾随38军师向黔城追击。

师前卫团经一昼夜多公里的急行军于3日夺船渡过沅江,占领和解放黔阳(安江镇),4日晨,与左路师会师。此时安江守敌已败退洪江,师即以团为前卫,继续向洪江追击,沿途击溃敌人3次有组织的抵抗,攻占洪江,余敌向岩脚、会同方向溃逃。

38军师与39军团于10月3日占领黔城后,第2天渡过沅江,师团追至江西街,俘敌零散人员一部。39军师团追到会同县分水坳,又歼逃敌尾后一部,余敌向会同方向南逃。师团进黔城后,发现敌人封锁江口,即东移新店,选敌弱部,强渡沅江。当晚,在崎岖的山路上,急行军60公里,于4日凌晨1时,到达会同县金龙山下的岩脚蛤蟆坳,该团2营迅速占领两侧高地,控制了制高点。

当国民党军直属队、军一部和国民党湖南省政府逃亡人员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解放军两侧炮火迎头猛击,当即将前头车辆击中起火,后面车队无法行走。尾追于后的团及时赶到,封锁其退路。敌军被截成数段,全部投降。此役,解放军俘虏敌军、军一部及国民党湖南省政府逃亡人员余人,缴获汽车80余辆,反坦克炮4门,轻重机枪13挺,各种枪械余支。此战史称“岩脚大捷”。随即师乘胜向会同方向攻击前进。4日解放会同县城,5日解放靖县县城,缴获汽车30余辆,俘敌余名,截断了国民党军企图向广西撤退之退路。

四、和平解放通道

年8月中旬,通道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粟昌福(民国三十六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审时度势,根据程潜、陈明仁将军在8月5日在长沙和平解放后发布的《起义告部下书》,决定仿效走和平解放的道路。9月下旬,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绥宁自卫团”团长邓难海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王汉昭在绥宁县临口的石壁(今属通道县)会谈,邓答应率部起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湘桂黔边区纵队”,邓难海为司令,粟昌福、龙章密、谭明藻为副司令,粟昌福为“通道县自卫团”团长,接受解放军代表提出的和平解放通道的条件。10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兵团经通道向广西进军,采取“依靠少数民族人民,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方针,通道县城(今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和平解放。

五、晃县的二次解放

年10月3日,38军师某部连长奉命率一加强排攻占老晃城,以警戒驻黔国民党军队。驻防晃县的国民党彭景仁师团一部和县保安团在沙湾舞水公路桥头阻击我军行动。彭部官兵用机枪在后督战,下令“只准前进,不准后退”,企图负隅顽抗。经半小时激战,我军在机枪掩护下,冲过大桥,击毙保安队员3名,其余的仓皇逃命。晃县城获得第一次解放。三日后,攻占老晃城的我人民解放军在完成警戒任务后,奉命撤回,随队进军广西。晃县国民政府及土匪势力又重新占领县城。县长唐振之仍惧怕我军打击,于10月11日,与县党部书记舒毓凤,参议长姚楚平,保安一团团长吴炳麟等,率部携带烟土两,银元元,逃往扶罗。随后,唐振之又只身逃回老家靖州。10月18日,国民党师师长彭景仁奉谷正伦之命赴晃会见杨永清、姚大榜,送来子弹2万发,银元2千元,为其打气,并委任胡楚藩为晃县县长,重组县政府。

年10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开始在湘中一带集结,准备进军贵州,解放大西南,对盘踞在川、滇、黔的胡宗南集团进行战略包围,切断其南逃的道路。晃县是二野大军进军的主要通道。10月24日,匪县长胡楚藩在县政府召开会议,布置炸毁晃县公路大桥,破坏湘黔路波洲至大鱼塘段沿线的路面及大小桥梁,以阻止我二野大军西进。六天后,大桥墩上打好爆破孔,装上炸药。11月3日上午,胡获悉我人民解放军前锋已到达芷江县的新店坪,即派首善镇镇长刘遂甫及民政科长吴德勋等将大桥炸毁。并亲自与政府官员及师团部分官兵到场督炸。次日,胡及主任秘书姚子杰、姚大榜等率保安二团仓皇逃离县城至楠桥湾。

11月5日夜移至长坡岭岩上。驻晃的国民党彭景仁师团大部也连夜撤防到玉屏、镇远。11月5日,二野五兵团17军50师团为兵团先头部队,按既定的作战部署从芷江出发,向晃县进攻,消灭布署在晃县及贵州黄道司一线的国民党49军的师。10月6日凌晨,该团二营六连从芷江大洪山出发,经柳寨、禾滩、李树三江到晏家,在长坡岭,打跨敌军一个营,迅即追歼逃敌,当日即解放玉屏。11月7日,五兵团主力从晃县过境,向贵州挺进。我南下工作队在肖林的带领下随四野40军师团一部进驻晃县,执行剿匪任务,建立地方政权。晃县获得第二次解放。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怀化全境。

(怀化各县的相继解放,可以说是衡宝战役时的第四野战军西路军胜利成果之一,但因种种原因,现在被很少提及或是有意回避,所以,相关公开资料稀少零星且难免存在错误和遗漏。)

1
查看完整版本: 1949年秋天怀化全境的解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