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教育家”
方鸿儒
惊悉上海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吕型伟先生走完了94岁的人生旅程。早在2003年底,笔者因为“尚德杯”语文教师作文大赛获奖,曾有幸聆听了吕老的一番即席发言。吕老那毫无“官腔”,唯有“真言”,风趣幽默而不乏灼见的谈吐让在座每一位老师深为折服。当时我心中油然而起的便是——吕老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教育家”!
眼下的“名师”,“名家”可谓如过江之鲫,多得不可胜数。但“速培(训)”与吆喝之下,似并未产生出如蔡元培,陶行知那样可得名垂青史,永驻人心的一代大师!近读吕型伟先生的大著《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便有一种久违的惊喜!览阅之下,如沐春风;掩卷之余,慨然喟叹:这才是一位真名师,实大家的作品!
何谓“教育家”,虽说见仁见智,各有所谓,但既敢称“教育家”,在开“子曰店”的老九们,则恐怕“嘴上功夫”应是起码的看家本领。我们很难设想一个自诩的“名师大家”,却不能上一堂让领导满意,令学子称心的好课。如此欺世盗名,岂不成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了?吕先生则功夫在身,敢于示范,并非浪得“大家”虚名。
在《文教书记(杨西光)对我的两次考试》一文中,吕先生生动写道:“有一次,他对我说:‘你是教研室主任,全上海的教师上课都是你管的?’我说:‘这话不对,都是你管的。’他说:‘我不管,是你管的!’‘那好吧。’我不想同他争。他说:‘什么样的课是好的,什么样的课不好,你能判断吗?’我说:‘我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判断。’‘你自己能上课吗?’他步步紧逼。我坦然相告:‘我是教师出身,课当然会上。至于上得好不好,我自己不敢说。’‘那你现在还敢上吗?’他的目光很犀利,仿佛要看穿我。我毫不示弱,说:‘你要我上,我就上。不过,我是学文科的,不能叫我上数理化。’于是我就在上海中学上了一堂*治课,一堂语文课。他组织了几十个教师来听课,自己也参加了听课。上了课之后,他再也没为难我。”
“再也没为难我”,真是堪以玩味的绝佳断句,似已毋须赘评,那绝对是堂“好课”!而文中所述:上级领导抓教育的认真、实在与下属应对的不亢不卑,彼此一切以工作为重的关系,在眼下似也不多见了。
真正的“教育家”在哪里?吕先生对此有一真见。他说:“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似乎都不是教育官员,也不单纯是在书斋里工作的学者,而是第一线的校长或实验工作者。”
人说,吕老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活化石”,恰如其分。吕老他几乎参与或决策了建国以来所有重大的教育改革。从“教育探索在市东起步”到“语文学科的文道之争”,从“为上海争取高考自主权”到“设计‘面向未来的学校’”,等等的教育探索与理论创造,书中一一有详尽记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教七十年散记》是一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史记”,而吕老他便是跨越了中国教育的百年美丽!书中有一实例让我读后深为感动,且以为吕老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在《“状元”校长和“光头”校长》一文,吕老记叙了一则颇耐人寻味的个案。八十年代初,吕老时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当时上海有一所中学连续三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该校校长也被人戏称为“光头”校长。为了解实情,吕老微服私访,结果却发现:该校环境整洁,师生举止文明。吕老很纳闷,便请教了校长。原来这所学校周边环境很差,家长素质很低,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习惯不好,成绩更不好。于是校长的办学的目标:就是将他们培养成“正派的人,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益的人”。因为办学思路有针对性,校长就将那些可以教育好的,有希望进大学的好苗子,与临近的几所重点学校商量,把他们中途转到那里去,同时把重点学校认为没有升学可能的学生换到他们学校来。所以,他这所学校的升学率永远是零。——当时我读完的第一感觉是:在以“分数是硬道理”的眼下,有谁还敢自我牺牲去做无名更无利的“光头”校长呢?
而吕老听完了该校长的陈述后,良久没说话。思索之余,吕老说:“你真了不起,教育界能出你这样的人,是教育界的骄傲,我实在不能与你比。你要好好总结一下,我要召开全市校长会议,请你来讲。你这三年剃‘光头’是光荣的,你不仅教育了这些学生,还改造了整个社区。”吕老就是从这位所谓“光头”校长的办学实践中得出了“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不成人,宁无才”的观点。
吕老的这种“一切为着孩子”的教育思想,在眼下看来恐怕犹如空谷足音,少有应者了。或虽有应者,却亦大抵写在“规划”中,落实在“口头”上而已,而少有真心诚意去践行的!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对教育领域的种种弊端自不可能熟视无睹。吕老以为当前教育“分数挂帅”、“浮躁虚荣”,普遍患上了“肥胖症”(指校门口挂满了“铜牌牌”),“多动症”(每年都有“改革新举措”)。在《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一文中,吕老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很不满意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浮夸,浮躁,浮华现象。我们的教育改革如果不成功,原因就在这‘三浮’上。”真是警世良言,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好自反省!
有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七十年弹指挥手间。“我不承认自己是教育家,只承认是教育工作者,当然,可加上个‘老’字:老教育工作者。”吕老谦虚地说道。
究竟是“家”,还是“者”,在我想来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吕老他以一生的时光,满腔的忠诚和睿智的头脑,书写了一部中国现代教育史——一部“一切以‘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史,这就足够了——吕老走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