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14位市州长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专访——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永不懈怠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一往无前
回眸“十三五”,湖南的成就伟大而不凡;展望“十四五”,湖南的征途辽阔而美好。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话语掷地有声。
奋进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如何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激活创新创业的跳动因子,增强开拓前行的内生动力,凝聚增进民生福祉的昂扬斗志,厚植幸福美好生活的扎实根基?省两会期间,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了湖南14个市州的市州长们,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一往无前。
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
在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彰显省会担当
郑建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周帙恒
“让长沙更美丽、更舒适、更宜居、更乐业,让长沙人民更加富裕、更加幸福。”1月24日,在驻地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的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表示,“十四五”时期,长沙将牢记省委、省政府重托,坚决扛起省会责任,强化省会担当,切实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示范区,共同将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如何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上彰显省会担当,郑建新表示,长沙将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力将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等打造成世界级、国家级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围绕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引领城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全力以赴推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同心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生态绿色城市群’,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自主创新平台、世界级产业集群。”郑建新说,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方面,长沙将与湘潭积极探索以湘江新区为实施主体、边界融城为着力方向、融城小镇为起步区域,大力推进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建设;与株洲协同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着力打造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和“两山一河”红色文化走廊;推动三市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四五”时期,长沙将把省会担当彰显在宜居乐业幸福城市建设上。郑建新说,按照“四精五有”品质要求,长沙将全面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全面完成主城区危旧房屋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打造精美建筑、精美街道、精美社区;深入实施人才政策22条,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本地育才、科学用才机制,让更多人才在星城扎根创业、建功立业,“我们将完善高水平公共服务,打造全龄友好之城,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市长朱健: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衡阳实现历史性跨越
朱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张斌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衡阳‘十四五’发展确立了一个战略制高点。我们会倍加珍惜机遇和使命,推动衡阳实现历史性跨越。”1月25日,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市长朱健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言语中透着坚定。
一见面,他就跟记者聊起衡阳的发展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区位条件优势、科教医疗优势、创新开放优势、团结人和优势。
“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正全力推进从老工业城市向现代产业强市转型;是粤港澳地区向北的第一个大城市,在长三角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有高校15所,在校大学生近20万名,医院9所;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已汇聚一大批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未来将成为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高地。”说起衡阳,他如数家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已成为衡阳最大的比较优势,整个政治生态心齐、气顺、劲足。”
“衡阳有基础、有自信、有底气!”朱健表示,衡阳将始终定位为省委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力军,力争“十四五”时期实现“六大提升”。
“经济总量进位争先,‘一体两翼’日渐清晰,积极承担国家战略。”朱健表示,衡阳将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原则下,率先实现经济总量的突破,为全省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在省域副中心城市构建取得进展的同时,实现向现代产业强市的战略转型,实现创建最美地级市的重要跃升。衡阳还将围绕“三高四新”战略,争取更多重要战略资源落地,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当好“领头雁”,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贡献“衡阳经验”。
“营商环境脱颖而出,城市品质中部领先,国际合作谋篇布局。”朱健说,“十四五”期间,衡阳将大力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营商环境对标发达地区,力争成为中部地区的一个标杆城市。通过城市扩区调规,以非常之功建设好“三江六岸”,努力实现从三线城市向二线城市的提升。同时,把握好时与势,推进国际科技人文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友好城市,扩大衡阳的“国际朋友圈”。
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
行者不易,惟有奋斗
阳卫国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王为薇
“现在,从株洲到长沙,路上可节省不少时间呢。”1月25日,面对前来采访的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开口便赞叹长沙株洲融城之“路”的便捷。
阳卫国告诉记者,23日下班后,他便驱车来到长沙市枫林宾馆报到,参加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畅谈间,阳卫国从两市融城的实体道路,聊到株洲的创新之路。
“我们有一批创造力非常强的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平台,比如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它们开发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都很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产品,包括磁悬浮、地铁、城际列车等。”阳卫国说,这是株洲“十四五”发展的底气所在。
阳卫国表示,株洲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株洲的优势,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展现株洲作为,贡献株洲力量。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株洲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轨道交通和服饰两个千亿产业集群的优势,新培育3个以上的千亿产业,建设更有实力的中国动力谷;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方面,株洲将在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方面,株洲将结合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争当湖南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先行者。
在阳卫国看来,株洲在湘赣边区域合作过程中负有“特殊责任”。“除了交通的互联互通,环境的共同治理,双方还将在红色旅游上合作共赢。”阳卫国介绍,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将依托醴茶铁路良好基础规划修建,专线全长约公里,其中在株洲市境内里程最长。“这是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它不仅能串起湘赣之间的红色文化走廊,也能让两省更好抱团发展。”
采访结束前,阳卫国为株洲“十四五”发展打气:“融城之路、创新之路、开放之路,行者不易,惟有奋斗。”
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张迎春:
打造“四区一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湘潭力量
张迎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沙兆华
“未来五年,湘潭市将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着力打造‘四区一地’,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湘潭力量。”1月24日,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张迎春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描绘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全面提速,融城效应加快释放,湘潭的发展热度全面升温,发展空间极大拓展。”张迎春信心满满地说,当前,湘潭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目标越来越有“底气”。
“对标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实施‘双链’‘双招’工程,推动优势产业朝着‘’目标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区。”张迎春解释道,“1”即依托湘潭在电磁电机电控方面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打造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2”即加快两个倍增,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亿规模倍增至亿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从50亿规模倍增至亿以上;“3”即新增精品钢材及新材料、新能源和汽车制造、军工三大千亿产业;“4”即大力培育云上经济、芯片材料、智能装备、康养文旅等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全省第二科教中心的优势,支持企业参与‘揭榜挂帅’,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着力打造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张迎春表示,湘潭将实施“双先”“双联”工程,深度对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好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重点科创平台,努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落地。
“实施‘双畅’‘双进’工程,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张迎春认为,“十四五”期间,湘潭要着力在园区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做强湘潭综合保税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着力培育和发展外贸主体。
“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抓实轨道交通、城际干线、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半小时交通圈,构建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张迎春表示,要实施“双新”“双强”工程,推进“湘潭向北、西拓南延”战略。
张迎春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湘潭将办好系列庆祝活动,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经典力作和精品景点路线,着力提升红色教育培训影响力,将湘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省人大代表、邵阳市市长刘事青:
打造开放高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刘事青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肖祖华
“‘十四五’邵阳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创新、开放、先进制造业方面努力,努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1月26日,面对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省人大代表、邵阳市市长刘事青坚定地说。
邵阳民营经济历来活跃,打火机、箱包、红包、小五金、发制品等传统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邵商更是遍布全球,创造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阳人”的神话。
“遍地邵商,为邵阳的开放崛起提供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着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外贸出口由全省第七位上升到全省第二位,出口总额、退补税总额和出口实绩企业数排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刘事青表示,“十四五”时期,邵阳将继续发扬这一优势,发挥邵商在东盟、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既要把产业对接进来,也要把产品对接出去,做好“邵企出邵”“邵品出海”,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此外,邵阳还将在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方面争取更大的突破。刘事青介绍,目前,在邵阳,三一湖汽、特种玻璃、亚洲富士电梯、拓浦精工等一批先进制造业来势很好,尤其是三一湖汽生产的搅拌车,已经占领全国30%市场份额,产值超过亿元。彩虹玻璃一期已经投产的G7.5盖板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投资亿元的G8.5+基板玻璃项目已开工建设,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高端特种玻璃生产基地。目前已入驻一批关联企业。
“高端特种玻璃生产基地的建成,也将带动一条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刘事青说:“下一步,邵阳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宝庆行动计划,重点突破新型显示器件领域国外‘卡脖子’技术。发挥湖南特种玻璃研究院、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三一国家级汽车试验场、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邵阳制造’向‘邵阳智造’迈进。”
省人大代表、岳阳市市长李爱武:
放大通江达海优势,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
李爱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陈淦璋
“省委将岳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既是岳阳宝贵的发展机遇,更是我们重大的历史使命。”1月25日,省人大代表、岳阳市市长李爱武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岳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努力放大通江达海、开放平台叠加的优势,立足于“三区一中心”建设,用跨越发展、超常发展,为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贡献岳阳力量。
眼下,岳阳经济总量已迈上亿元台阶,居全省第二位,构建石化、食品、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四大千亿产业集群,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城市GDP百强榜”。作为我省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的所在地,岳阳着眼“十四五”发展,已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三区一中心”。
李爱武说,紧扣“三区一中心”建设,岳阳将守护好“一江碧水”,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营造和谐江湖生态系统、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个方面贡献经验和案例。
“奋力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李爱武说,岳阳将突出抓好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向岳阳集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
“奋力建设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李爱武说,岳阳将发挥城陵矶新港区开放引领作用,重点抓好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和水港、空港建设,做大做强枢纽经济,打造名副其实的湖南对外开放桥头堡。
李爱武表示,岳阳还将奋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拓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容量,做强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品质,放大岳阳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岳阳综合实力进入中部地区地级市第一方阵。
“年既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起步之年,也是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开局之年。我们务必做到‘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李爱武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省人大代表、常德市市长邹文辉:
致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邹文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贺威
“‘十四五’时期,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常德市首先坚定‘跟着走’。”1月24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常德市市长邹文辉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用“一二三”简洁明了地描绘出常德发展蓝图。
“常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邹文辉说,“‘一二三’,就是致力建设‘一个中心’、构建‘两个枢纽’、打造‘三个基地’,在建设秀美富饶大湖经济区上走在前列,为全省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邹文辉进一步阐释道,建设“一个中心”,就是立足常德比较优势找好的发展定位,积极承担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泛湘西北地区核心增长极职能,围绕区域产业中心、消费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和金融中心,致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构建‘两个枢纽’,即建设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邹文辉说,常德将进一步强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体系支撑,着力建设高铁“一枢纽四通道”、高速“五通道四连线”、水运“一港两区三航道”;强化物流设施支撑,打造标志性平台,畅通内畅外联网络,全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打造‘三个基地’,常德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邹文辉表示,常德将聚焦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战略要求,全力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全国生态农产品基地;顺应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新期待,布局发展医疗、康养、文旅、度假等大健康产业,全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基地。”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到‘十四五’末,常德市优势产业加速壮大,对外通道全面打通,区域瓶颈有效破解,城乡建设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邹文辉对此信心满满。
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市市长刘革安:
做深做精全域旅游“大文章”
刘革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黄晗
“‘十四五’时期,张家界市将围绕‘两地两区一龙头一家园’的发展定位,持续做深做精全域旅游‘大文章’。”1月27日,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市市长刘革安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对大战大考,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恢复到上年的60%、60.7%,是全国同类山岳型景区旅游恢复进度最快的地区。”刘革安说,虽然疫情的冲击不小,但张家界旅游发展总体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刘革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张家界市锚定了建设“两地两区一龙头一家园”的发展定位,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示范区、“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龙头、武陵山片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以上、旅游人次达到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亿元的增长目标。”
“未来五年,我们将大力构建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刘革安介绍,张家界市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实体经济强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推进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工业招商专项行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形成旅游引领、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在加快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上,刘革安介绍,张家界将优化城镇发展布局,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慈利、桑植县城为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黔张常铁路城镇发展轴和澧水生态经济带、溇水生态经济带,构建“一主两副、一轴两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智慧、休闲、畅达“五城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不断提升张家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刘革安表示,张家界市还将重点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具有张家界特色、农旅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做好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篇文章,让“绿水青山”更好变成“金山银山”;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地区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省人大代表、益阳市市长张值恒:
打好主动仗,奋力建设现代化新益阳
张值恒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王振亚
“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开放创新活力城市、崇文重教品质城市、益山益水生态城市和宜居宜业幸福城市。”1月27日,省人大代表、益阳市市长张值恒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畅谈益阳未来5年的发展愿景。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改革开放亮点纷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回首“十三五”,张值恒坦言,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益阳市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展望“十四五”,张值恒说,益阳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新型城镇化、新基建、重大工程、大健康、大数据、大生态等战略重点,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开放强市、健康益阳。
益阳地处洞庭湖腹地,东接长沙,北靠长江。张值恒说,今后5年,益阳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力实施“东接东融”战略,加快创新开放步伐,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历史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张值恒表示,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益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省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长刘志仁:
全力打造“一极四区”,展现郴州新作为
刘志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孙敏坚
“去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郴州‘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澎湃动力。”1月26日,省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长刘志仁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郴州将落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的使命要求,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展现郴州新作为。
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正式挂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批、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回望“十三五”,发生在郴州的“名场面”不少。
“‘十四五’时期,我们定下了任务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以上和7.5%,制造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地方税收占GDP比重分别达到30%、15%和4%以上。”刘志仁说,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郴州将全力打造“一极四区”,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郴州新篇章。
“‘一极’就是打造全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刘志仁说,作为湖南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和“南大门”,郴州要深度参与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协作,与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则对接、标准互认、要素便捷流动、营商环境同质上努力实现新突破。
刘志仁介绍,“四区”是指要将郴州打造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开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此,郴州一方面要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做强创新创造引擎、构建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另一方面要切实担当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扎实开展矿山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等“四大生态文明行动”,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还要做足做深红色文章。”刘志仁说,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建设,守正创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省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长朱洪武:
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永州
朱洪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唐亚新
“1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许达哲在参加永州代表团审议时殷切期望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担当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这为永州‘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坚决落实。”1月26日,省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长朱洪武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
朱洪武说,“十四五”期间,永州将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紧紧围绕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的目标,力争以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步伐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永州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与永州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基本相当。
“永州将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改革开放高地。”朱洪武介绍,“十三五”期间,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百亿园区由5个增加到10个,省级高新区由“零”发展到4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家、总数达到家。下一步,永州将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轻纺箱包制鞋、先进装备制造六大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制造强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强市”;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实现“开放强市”。
“利用好永州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三区两城’。”朱洪武表示,永州将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着力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朱洪武介绍,“一核”,就是加快推进零陵、冷水滩两区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两轴”,就是着力在市域北部打造以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三圈”,就是打造30分钟“同城圈”、60分钟“协同圈”、90分钟“融入圈”。
省人大代表、怀化市市长雷绍业:
发挥后发优势,谱写现代化新湖南的怀化篇章
雷绍业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施泉江
“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把怀化建设成为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五省边区生态文明中心城市、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谱写现代化新湖南的怀化篇章。”1月27日,省人大代表、怀化市市长雷绍业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时,向记者描绘了“十四五”期间怀化的发展愿景。
“‘十四五’对怀化而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五年,一方面与过去怀化自身比取得了很大成效,实现了全面脱贫、产业倍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但另一方面,怀化的经济总量、均量、质量和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怀化能否在‘十四五’时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非常关键。”雷绍业表示。
“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怀化就要站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站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高度,站在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高度,谋划‘十四五’的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实现由五省边区地理区域中心向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历史跨越。”雷绍业说。
如何把愿景变成现实,雷绍业给出了实现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打造五省边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雷绍业看来,要实现主要预期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制造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园区专业化建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要加快构建“一体两带四区”区域发展布局,即加快推进鹤中洪芷城镇群一体化建设,打造沿沪昆通道经济发展带、沿张吉怀—包茂通道经济发展带,推动鹤中洪芷核心引领区、沅辰溆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区、会靖通生态文化旅游先导区、麻新湘黔湘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四区”协同发展。
省人大代表、娄底市市长杨懿文:
打造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双引擎”
杨懿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刘笑雪
“经济增速力争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朝着先进制造业强市、产教融合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明幸福城市的方向大幅迈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月25日,省人大代表、娄底市市长杨懿文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娄底“十四五”发展蓝图。
因钢而生、因钢而兴,娄底被称为“湖南鲁尔区”。杨懿文介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娄底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将着力改变过去‘一钢独大’的产业结构,把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双引擎’。”杨懿文表示,目前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链上已经聚集了个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两大产业总产值迈上0亿元台阶。
“以这样两台‘发动机’带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新能源与先进储能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杨懿文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娄底将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引进区块链新技术,打造“链城”;再比如,继续在碳达峰、碳中和、零碳区域创建等领域发力,推动生态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向长株潭都市圈“靠拢”,是娄底“十四五”期间又一重要目标。杨懿文说,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娄底为长株潭都市圈的拓展区和辐射区,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积极对接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将娄底建设成为长株潭都市圈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先进制造配套区、现代物流服务区。
“娄底将继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杨懿文进一步阐释,“我们将打造娄星涟源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核心区,以娄底大道为中轴联通各县市区、各主要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的先进制造业走廊、新型城镇化走廊,积极稳妥推进涟源撤市设区。”
“‘十三五’硕果累累,‘十四五’来日可期。希望未来五年是娄底大发展、上台阶的五年,是从‘楼底’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楼上’的五年。”杨懿文表示,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娄底力量。
省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龙晓华:
种下一棵“心愿树”,盼望硕果累累
龙晓华
制图/杨诚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罗新国刘尚文陈萌童迪李健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何金燕
“未来5年,要把湘西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公园。”1月28日,在接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省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龙晓华种下了一棵“心愿树”。
在龙晓华看来,“十四五”时期,是湘西州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用好政治、绿色、资源、区位这四层“土壤”,春风化雨,让“心愿树”结下累累硕果。
“牢牢抓住精准扶贫首倡地这个政治优势,下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把湘西州打造成为全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着眼于绿色优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抓好‘十年禁渔’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做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文章,把湘西州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市;着眼于特色资源和平台优势,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承接好沿海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湘西州的实体经济,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着眼于区位优势,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连通东西,承接南北,把湘西州打造成湖南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龙晓华成竹在胸地逐一阐释了这些“土壤”。
龙晓华期许着,下一个5年,“心愿树”上硕果满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基层组织加强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每个县市建成1个省级科技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较“十三五”翻一番……
“力争到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总收入突破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0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远期实现0亿元;商贸物流业营业收入达到0亿元。”细数这一串数字时,龙晓华露出自信的笑容。
龙晓华坚信,只要抓住机遇,夯实这四层“土壤”,湘西州一定能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原载《湖南日报》(年1月30日06/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