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头巾包头的高庙苗族。
怀化博物馆陈列的“凤鸟纹陶片”(题图)。
阎朝科提供的甲骨文“阳”和凤鸟陶片“黔阳”图片。
阎朝科向记者介绍“凤鸟陶片”。
“距今年左右,崇拜凤鸟太阳的高庙人,为了到太阳落下的西方寻找太阳神,乘坐自己建造的太阳神舟从黔水出发,沿海岸线到达了苏美尔那个还没有人烟的沼泽地,为那里满地的鱼虾等资源所吸引而留驻下来,建立了苏美尔文明的第一村埃利都,并开启了苏美尔文明的历史进程”。6月3日下午,著名高庙文化研究学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原怀化市档案馆退休干部阎朝科在黔城表示,他最近研究考证的高届遗址出土文物、现收藏在怀化博物馆内的凤鸟陶片证明,7千年前黔阳人抵达苏美尔种植水稻。
阎朝科研究成果表明,怀化市原为黔阳地区,治地安江,地区名称黔阳就是从治地安江原名黔阳而来。而黔阳之名,则得名于沅水。《黔阳县志》记载:沅水,原名“黔水”、“黔水又名黑水,水边多黔石”。处于黔水中游的楚黔中郡,以及处于黔水北岸的黔城也因此而得名。以黔城为县治的黔阳县也因此而得名。
“根据考古出土考证,黔阳一名,得于更早年代,并且有最早一带一路的惊人历史”。阎朝科说,怀化市博物馆高庙文化展厅,距今年前的凤鸟陶片上,刻有黔水、以及黔水之阳“黔阳”这一地名图文。凤鸟陶片图中,残留黑色象征为“黔(黑)”色,一排鸟(翅)载着的太阳,组成为与甲骨文相同的“陽”字,下面平行弯曲的线条,表现为黔(沅)水,山南水北为阳。因此,黔,黑色,即黔水之北的太阳=黔阳,也就成为了高庙部落的文化流行色。解放前后,高庙地区农村村民都用长长的黑色头巾包头,以及现在高庙的苗族仍然保持这一习惯,充分说明这一论断的属性。
“在世界最早文明苏美尔,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在距今年荒无人烟的幼发拉底河口,有一大拨人乘船来到这里,他们在满地鱼虾的岸边定居下来,在沼泽地开沟排水进行农耕,创立了苏美尔第一村埃利都。我们根据史料发现,这些人就是从黔水乘船去的年前的“黔阳人””。阎朝科告诉记者,苏美尔考古出土的泥版上记载这些人称自己为“sag-gi-ga”。西方破译为“黑头的人”。其实他们说的是安江话“首黔咯”,也就是以黔(黑)色头巾包头的高庙人。
关于安江话“首黔咯”,阎朝科阐释为Sag=首(头)、Gi=黔(黑色),即Ga=咯(的)。苏美尔人又称原来居住的地方为“ki-en-gir”,西方学者破译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其实就是“黔阳国”的发音,“文明的君主的地方”就是指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所建立的高庙古国,苏美尔在高庙人未到达之前,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地。高庙人到达之后,才开始修渠排水蓄水进行农耕。苏美尔语中的许多农耕文化用语,都与高庙的考古出土和现在高庙的安江一带的方言完全一致。比如叫谷穗为“禾线”、叫薏米为“薏”、叫猪为“豕(猪的古代称呼)”。世界语言历史学有一个考证不同语言关系的方法,就是查找“核心词”。核心词最核心的就是人类生殖器等相关名称的叫法。如果两种语言有大量的核心词相同,就证明二者是亲属语。
阎朝科说,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年前的苏美尔语人类生殖器等相关名称叫法,与年以后的高庙人,也就是我们怀化人,仍然完全一致。苏美尔语i,西方英译为阴茎,高庙语译卵子;苏美尔语murub,西方英译为女阴,高庙语译麻比;苏美尔语akan,西方英译为乳房,高庙语译奶果;苏美尔语pe,西方英译为怀孕,高庙语译背(怀孕)崽(小孩);苏美尔语Du,西方英译为分娩、生殖,高庙语译得咯冇;苏美尔语e,西方英译为妓院,高庙语译妓院:苏美尔语e,西方英译为妓院、窑子、青楼,高庙语译窑子、青楼等等……按此类推,苏美尔还有大量的文字语言,以及考古出土的器物,与高庙出土以及现在保留的老黔阳语系相同。
据了解,阎朝科目前正在洪江市神农御米基地布置、展示这一文化的农耕文化展览馆。他已向怀化市政府递交了争取利用湖南省政府年《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的15个千亿资金项目,争取开发怀化市宝贵的一带一路高庙文化资源地,并在洪江、会同、新晃等高庙文化分布区创建“古今两神农文化园区”,实现农业产业向休闲文化农业转移的建议。(文\图记者陈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