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的属地其实并不止这一个小小的山城,而这里在地图上看来应当属于县中无论人口或是经济的集中地,因沱江从门前流过,得名“沱江镇”。地图上有一块不到掌心大的镇简要图示,说明它的地位。然而,这张地图与我印象中的沱江镇总不大能吻合。在我的记忆中,沱江镇小而精致,除了老河街那错综复杂的狭长街道,别的一切都好认得很,全镇坐长途车的地方共有两处:一处在进了南华门后政府招待所边上的汽车站,这里的车多从北来自吉首,去向怀化。
另外一处是在离我所暂住的古湘山庄不远的一个广场。说“广场”,也许不太确切,四周是小而旧的店铺。这里的车从东来自辰溪经过此地入贵州,达铜仁。去黄丝桥就可以搭这样的便车,不过车辆大多拥挤,人员因走过许多的路途变得复杂。因此,我按照店中服务员的指教坐了另外一班车。这车首发便在那个广场上,目的地是一个叫阿拉的地方。小小的面包车至多可以载上七八个乘客,每位的标准收费是五元,童叟无欺。到了阿拉,还必须在租一辆慢慢游,再向西急驰两三里路,才能到这个名叫黄丝桥的古城。
其中,黄丝桥古城是唐代渭阳城的遗址,因为是驻军屯粮的场所,四面建有高而坚固的城墙,在千百年的战火纷飞中奇迹般地被完整保存下来,于是出了名。据当地人说,每天来观看游玩的游客中大部分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虽然是受到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却没有设什么专门的旅游点。“黄丝桥”古城中如今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人与家畜或是城外良田数顷一应俱全,会让人想起良田美舍、阡陌交通的世外桃源。
但是,这里什么声音也没有。雨在停了片刻后又下开了,导游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着簸箕,为我打开登上城楼的铁门。我无法形容我在游历黄丝桥古城时的感受。阴暗的天和细密的雨打湿了这一千多年前便屹立在两省交界处的古老城池。由于是军事驻地,古城的墙修得格外厚些,东西北面都有瞭望哨,然而东面的哨所要格外高些,为两层。
导游说那是将军观察敌人的所在地,瞭望哨当然建得高。那个时候,如今繁华的上海当什么也不是吧?可是,我的导游一边为我引路,一边将枯叶废纸扫进簸箕,当她听说我从上海而来后,便毫不掩饰对于上海的向往。她告诉我,她已经去过了杭州,听她那些去过上海的小姐妹说那里简直漂亮极了。可惜她因为在杭州的工厂里干活实在是太苦,而钱也实在是少得可怜,就回到了这里。
离开凤凰时,雨居然停了。阳光使整个小城显出原来的色彩。我提着渐轻的行囊走上车站。我换过一身干净的衣裳,我从这个小城的西面向东面行进,穿越过人来人往的小小广场,穿过这几天向我供应热气腾腾早饭的小吃铺子,穿过响声震天,却让我司空见惯的“慢慢游”,穿过走路时也会带上笑容的凤凰人,走向那个小小的长途汽车站。
最后,换一身干净衣裳,换下来种种不安与烦闷,换去这么多天赶路的疲惫与匆忙,换上凤凰赐予我的平静几许。那么走吧!行出南华门,行过跨在沱江上的石桥一座,行至对面的曲折山路,我回首看了一眼这个在绿荫中疾速消失的小小山城,作为告别。还会再来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这都没有关系。想到古龙的《楚留香》,某一集中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来过、爱过、活过。”理应如此。我来得如此艰难,停得如此短暂,走得又是如此简单,但是,一切似乎理应如此。真的再见,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