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沅陵,这个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曾经“穷”得让人心酸。党的十八大以来,沅陵县在经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出奇招、下实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富了一方百姓,美了一方山水。实现户人脱贫,个贫困村出列。创造了怀化市第一、全省前列的好成绩。围绕沅陵在富民强县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做法,红网怀化站特别推出策划报道“美在沅陵”,探寻其中决胜“密码”,今天推出干群篇。
红网时刻记者王石磊通讯员瞿云沅陵报道
怀化市政协副主席、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如果说沅陵的发展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脱贫攻坚战中奔走在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盛夏时节,走进怀化市沅陵县,随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齐心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身影,虽然已经甩掉了穷帽子,但全县党员干部没有丝毫松懈。
近年来,沅陵县党员干部群众合力摘“穷帽”,拔“穷根”,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年年底,全县23个乡镇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户人整体脱贫的目标。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结着沅陵县广大扶贫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与无私付出。目前,全县共派驻驻村工作队个,名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播种、耕耘、成长、收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沅陵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重颜在基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党建+”让脱贫走出新路子
见到驻凉水井镇小枫溪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胡明发时,他正在和村民修水渠。自下派到这里,从清理庭院、安水管到果树剪枝、科学育肥、扶贫路上胡明发成了“多面手”。“只要你需要,我就一定在”是胡明发一直践行的诺言,他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扶贫路上的“暖心干部”。
20年前,他37岁,满头黑发矢志扶贫;如今,他57岁,两鬓染霜续写扶贫不了情。他用整整20年光阴,做同一件事;他先后驻扎10个村,担起带领群众脱贫的千斤重担。20年,他的足迹遍布六都坪、楠竹、冉家等10个村。
彼时的六都坪村居住偏远,信息闭塞,交通滞后。他和村民一道,修公路、架电线、安水管、装路灯,以村为家,与民为亲,全时吃住在工地,大大激发了村民改造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的热情,增强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楠竹村扶贫,他组织修建象鼻山水库,成立山水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稻花香里鱼欢鸭叫,老百姓增收致富眉开眼笑,胡明发却足足瘦了一大圈,每次回家妻子都会心疼的一顿数落。
在白洋坪村扶贫,他带领全村建成高标准的千亩茶叶基地,修通至樟树坪长达3公里的村级公路,为赶工期,他几乎天天泡在工地,成了地道的“民工”。
走在沅陵县二酉乡四方溪村,宽敞平整的马路、漂亮的人行道、整齐划一的花池、林带,令人印象深刻。可有谁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个贫困村且环境脏、乱、差。
说起变化,村民们纷纷提到一个人——戴继发,沅陵县纪委监委干部,6年时间先后帮扶过3个村。年4月,他主动请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戴继发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参加过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战斗。四方溪村是个合并村,老四方溪村组和新村部之间,是一条近80米宽的溪河,一直以来未曾有桥。
驻村第一天,戴继发就到老四方溪村组走访群众。“我们盼修桥盼了几十年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建好桥。”村民们纷纷表示。戴继发坚定地对村民说:“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把桥架好。架不好,我不走!”敢打硬仗,戴继发的军人作风永不变。他先后到县交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跑项目、争资金。
1个多月后,项目立项。在建桥过程中,凝聚了戴继发多少心血,村里的乡亲有数。桥从年6月动工,到附属工程全部建完,戴继发守护了多个日夜。今年1月18日,桥终于通了。村里的乡亲兴奋地称之为“扶贫桥”“幸福桥”,因为这圆了他们几代人的梦想。桥通产业兴。今年上半年,村里发展了鸡鸭养殖和桑葚、白桃、沃柑等水果产业。便利的交通,拉动了经济发展,97名贫困户甩掉了“穷帽”。
火场土家族乡桃坪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元菊,年被识别为贫困户,致贫原因除了缺技术,还有“等靠要”思想严重。年年初,工作队了解到符元菊的情况后,对他进行宣传教育,帮他申请扶贫项目,培训种植养殖技能、开展帮扶指导,增强了符元菊致富的信心,破除了“等靠要”思想。
现在,符元菊凭借林地资源、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势和自己的养殖方法,养殖的林下土猪未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80多头林下土猪,除销售30头外,剩下的50头已被商家订购一空。猪价好加上含产业奖补等政策奖励一起,她一家去年收入达到18余万元。
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冲在前、甘奉献,用担当践行使命:七甲坪镇金河村党支部书记、“领头羊”周华平,沅陵县委宣传部社科联副主席、陈家滩乡陈家滩村扶贫干部龚锡平,沅陵县政协干部聂文……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个让人泪目的故事,温暖着各族群众的心。近年来,沅陵县选派多名国家公职人员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有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全县共有余名扶贫专干。“党建+”让更多党员干部冲在脱贫一线,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美丽的沅陵乡村。
稳就业稳脱贫,产业扶贫走出新路
“企业招工,工资元,包食宿,有意愿的请来登记。”3月底以来,沅陵县委宣传部社科联副主席、陈家滩乡陈家滩村扶贫干部龚锡平,每天通过大喇叭向村民广播招工信息。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工作队多方协调当地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后,我们将安排专车送工上门,提供贴心服务。”龚锡平说。
这只是沅陵县支驻村工作队搭建就业桥梁的一个缩影。
疫情期间,沅陵县把稳就业、防返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边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返岗就业,做到疫情防控和返岗就业两手抓、两不误。
“过完年就没事做,又出不去,只能在家干着急,还好政府帮忙联系了个工作,真是太感谢了!”凉水井镇党委领着贫困户张茂八、李细女夫妇来到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二人办理好了入厂手续,张茂八、李细女连声道谢。张茂八夫妇膝下有三个孩子,负担重,加之李细女是外县人,没有办好身份证,不能外出务工,家庭十分困难。好在3月初,凉水井镇党委在该镇开展务工需求大摸底,了解到张茂八、李细女夫妇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沅陵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协调,先将二人招聘入厂,镇政府再派人到李细女老家开具证明、办理相关手续。
二酉乡施溪村是湖南省委办公厅帮扶村,年8月村里成立五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年发展,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生态养猪、桶装养蜂、油茶开发、钩藤种植等四大产业体系,带动了全村贫困户人脱贫增收。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多数村民滞留家中,眼看收入无望,面临返贫困境。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克军和村党支部了解情况后,先后组织34名困难村民进行钩藤采摘,人均增收余元。
为更好促进就业,沅陵县名扶贫干部与户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帮助群众拓宽就业门路。
“你复工,我服务,园区在复工复产的“战役”中,积极协调区内的企业新上车间生产线,安置吸纳贫困户劳动力余人,人均工月资3元,每年为贫困人口增加工资性收入元,其中奇力新公司安置贫困劳动力人,多个通勤岗位。”沅陵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书记印代祥介绍。
吸引贫困劳动力就业,助力改变贫困户的家庭生活状况。借母溪乡教家坪村智障人候溪运在该公司上班。“我们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生活困难”候溪运说,经工作队介绍,到公司上班后,家庭年收入达3万元。
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同时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岗位、致富带头人培训,据统计,年沅陵县共带动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沅陵县扶贫办主任舒序刚说:“截至去年年底,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已转移就业稳岗率达95%以上。”
沅陵县人社局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年以来,全地区共有人接受岗前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
界亭驿村种养专业户杜时云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
持续发力,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
扒土、清沟、搭藤上架……二酉乡酉溪口村葡萄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针对村里多亩葡萄地,驻村工作队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对村民提供葡萄嫁接、疏果等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亩产值由1元增加到0元。
“我学到很多技术,今年有信心赚更多钱。”村民舒刚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下,通过科学管理和种植,年脱了贫,尝到甜头后的他干劲更足了。
七甲坪镇高桥村百老界组贫困户徐佐明,今年54岁,全家4口人,妻子49岁,大儿子全启发满26岁,现在外打工,小儿子徐朝莉刚满14岁,已上初中,一家人虽苦,但合力同心。
受益于易地搬迁政策搬下山后,徐佐明开始发展养殖业。经过努力打拼,去年,他家共出栏黑山羊25只,收入有4多万元,卖牛2头收入1万6千元,蜂蜜卖了元,还收了0斤粮食,除自家人一年食用外,余下的和红茹及黄豆等杂粮一起也卖了0多元。目前,他家存栏黄牛7头,黑山羊65只,2头猪和10桶蜜蜂,今年,在搞好养殖产业的同时,还种了10亩水稻,1.5亩红茹,1亩蔬菜,预计年收入可突破10万元。
五强溪镇牛狮坪村村民张灵玉,丈夫患病债台高筑。为了丈夫能继续治疗和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保障,自年起,借助国家扶贫政策,张灵玉积极参加镇政府举办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她在做好养猪产业的同时,每年还种植1.8亩水稻和2亩玉米、1.6亩红茹和2.5亩黄豆,还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桃、李和板栗等水果。年,她家养母猪5头,出栏50头,收入14万元,加上国家扶贫政策奖补,全年共收入16万元,不仅还完了债务,还有结余。今年,她已出栏肥猪15头,收入4.5万,目前存栏母猪5头,仔猪35头,到年底还可栏肥猪30头,增收9万元。今年她有信心增收更多。
扶贫道路越走越宽广。年沅陵县明溪口镇黄秧坪村还以贫困户为主体,为其量身打造蔬菜订单生产工程,成立了沅陵县黄秧坪农特产加工厂,积极动员鼓励群众种植蔬菜。从少量品种发展到种植西红柿、茄子、豇豆、芹菜等19个品种,黄秧坪“菜园子”越来越丰富。同时,建设“一村一品”贫困户蔬菜种植基地,全县逐步构建起蔬菜订单生产供应链。除满足自家吃以外,每户至少还收入元。
依托村里的扶贫产业,沅陵县明溪口镇的扶贫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有活干、有钱赚;依托订单蔬菜种植产业,黄秧坪村农民每天在种植基地忙碌,收入一年比一年高……3年来,沅陵县认真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共帮扶近5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长沙市沅陵商会爱洒贫困户。
关爱民生工程,构建精准扶贫大格局
沅陵县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湖南省脱贫攻坚单项占地面积最大的项目,搬迁总任务涉及沅陵县21个乡镇的户家庭人。通过“四有四安”后续帮扶模式,全力做好搬迁户的后续服务,让“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年以来,沅陵县整合各类资金20亿元,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实施了11项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13个易地搬迁新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全县群众安全饮水保障率达到%。
实施村道硬化、建设农村扶贫公路里程公里,全县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
全县电力保障率达到%。
实施危房改造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户,并对全县所有农户住房进行了逐户排查和安全等级鉴定,达不到安全住房等级的第一时间进行改造,实现了全县所有群众均有安全住房的目标。
落实农村建档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和特惠保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惠及贫困人口人次,全面消除65个村卫生室“空白村”,农村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面落实控缀保学工作和教育助学政策,名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一人失学。
新建或维修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所,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均有标准化办公服务中心的目标。
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宽带网络普及等项目,惠及全县19个乡镇个村,全县所有行政村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
说起幸福生活,今年86岁的向明清老人逢人就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多好啊,生活真是一天一个样。”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67万沅陵儿女在与贫困斗争中成功“逆袭”,增添了让群众最有获得感、最有幸福感的厚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