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沅陵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悠久。二酉是其标志,读懂二酉,方晓沅陵。二酉藏书,世人崇拜;二酉是书,久久耐读!本报即日起推出《读二酉说沅陵》专栏,重点挖掘沅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全方位推介沅陵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沅陵广大干部群众在奋力把怀化这座五省通衢城市建设成为“西南明珠”征程中的鲜活实践,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正能量。
李大清,湖南省政协海外顾问、日本华人华侨创新协会会长,怀化市沅陵县二酉人。
沅陵的山歌,沅陵的傩戏,沅陵的龙船,沅陵的酒,无不勾起我的乡愁,也许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儒家孝道,和对家乡的人和物的一种牵挂和思念吧。
二酉山,古秦人藏书处,坐落在沅陵城西北二酉苗族乡,大酉山和小酉山的合称,这二酉山后的茶溪村便是我的故乡。自19岁离开故乡沅陵到厦门大学求学,从离开北京的工作岗位到日本工作,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故乡渐行渐远,而乡愁愈发浓郁。
提起故乡,首先联想到的也许是父亲、母亲、家中老人,也许是一杯酒、一件事,也许是冬天的飞雪、春天的清明……于我而言,故乡更像是一种期盼,一种对幼时欢乐时光的回首。
翻开地图,酉水与沅水的交汇处,便是沅陵,沅陵是湘西的大门,往西走就是凤凰、永顺,还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条静静流淌的沅水河下,是一座有过千年繁华的沅陵城区,随着新城和五强溪水电站的建设,沅陵城的水面面积翻了几倍,今日的沅陵,已不再是过去的沅陵,已经没有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吊脚楼,那片承载着我故乡回忆的地方,已经静默的在水底定格着时光、定格着几代沅陵人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沅陵城,是一路路青石板、一排排木板房、一条条小巷子,从沅陵城镇中心地区的中南门河街往上走一点,有一家清茶客栈,迁城之前是水上派出所,那里就是我的家。这家客栈过去是一家榨油坊,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之前,我们家向油坊老板的媳妇买了靠路面的一间房,能通到客栈中的庭院,从客栈可以直接下到沅水边,河边的沙土地菜园和沙堆,还有不远处的鹅卵石浅滩,就是我和儿时兄弟几个以及小伙伴们玩乐的小世界。
那时,浅滩的水清澈透底,枯水季节可以卷上裤腿渡河,滩上鱼虾可见。孩儿们最喜欢玩的就是在浅滩上翻石头抓螃蟹,轻轻将石头拿起,小河蟹来不及跑,眼疾手快的便能一把抓住,要是石头底下藏着小鱼,将石头用力一砸,小鱼一下就被砸晕了过去,把石头一翻,鱼儿翻白了肚皮,轻松将它们捞起来。
像我们男孩还喜欢在河边的沙滩上踩高跷,在木棍上扎一个坎,人踩在上面,在沙滩上冲撞着打架玩,看谁站得稳、站得久,谁就是最厉害的,沙滩上地面松软,摔在地上也不疼。玻璃弹珠当然也是我们必玩的项目,一群孩子单膝跪在地上,眯着一只眼睛聚精会神瞄准目标,只听得一阵阵欢呼声,赢来的就只是一堆漂亮的鹅卵石,小时候的欢乐总是那么简单。
小学时在我的放学路上,也有一家叫北河客栈的旅馆,和我的家清茶客栈一样,客栈的厅堂里架着火炉,来往的人们、客栈的客人还有放学的孩子们一起,大伙围成一圈看客栈“老板”给客人表演魔术,笑一笑乐一乐之后他又把魔术拆开给别人看,逗得大家笑声不断。客栈里还有一位百岁老奶奶,我最爱听老人讲关于沅陵的赶尸和画符破案等神秘的故事,赶尸惊险神秘,符水能让鬼神跳,传承的力和那一道又一道的仪式的力,以及境随心转的自力,造就了几千年民间法术的套式和神奇。沅陵的故事和文化就这样一代代口耳相传到了今天。
我的沅陵记忆,还有就是关于二酉山的,“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二酉藏书”的典故便是来自这里,我的老家就在二酉藏书洞不远的茶溪村,村里过去有一个私塾叫天功学堂,曾祖父便是这学堂的私塾先生,父亲能一口气背书背诵十几分钟,这也彰显出二酉山一带人们非常看重学识和教育。
关于二酉山,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出现在藏书山洞里的神仙爷爷。
那时,平常人家并不宽裕,家中碗筷也只够自家使用,相传哪家要是遇上红白喜事,便可借用神仙爷爷放在山洞里碗筷碟子办酒席,办完以后再还回来,根据自家的情况放一点“酬谢”,没有明码标价也不需讨价还价,更不会有强制索要,全凭乡里乡亲自律善良的约定和信赖。
每一次,神仙爷爷都能在归还的东西中找到一些“酬谢”,或是钱财,或是青菜瓜果,或是粮油……神仙爷爷的故事,也反映着故乡最淳朴的民风民俗。母亲说这位神仙爷爷是我茶溪村李氏家族的叔叔。
和二酉山一样,龙兴寺也同样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长沙有岳麓书院,而沅陵龙兴寺的历史比岳麓书院还要早多年,一直完好留存至今。龙兴寺层峦叠嶂,就像是一幅一幅蜿蜒向外的水墨画,我的小学就在寺庙附近,放学后伙伴们喜欢去寺庙玩耍,大殿背面是叫做半边天各路菩萨的木刻佛壁,一整面雕刻着菩萨,我们就在那里捉迷藏,将自己的心爱物藏在寺庙的某一角落里。
“千年大唐雄风在,南北学子万方来,一品碣滩论古往,二酉飞歌话情怀。”年,我回到故乡策划与吉首大学的文学讲座,和学友们一起重游龙兴讲寺后有感而发,吟诗一首,在龙兴寺仿佛看到了大唐雄风,还有我儿时和玩伴嬉戏的身影。
“八千水路五万山,黔中龙兴霸千年,大唐雄风今犹在,二酉飞歌醉红天,喝一碗黔中家乡的酒,解渴乡思又一年。”前年的春节我又题了一首诗,挂在母亲的沅陵家里,这里就是我的牵挂。沅陵的山歌,沅陵的戏,沅陵的龙船,沅陵的酒,无不勾起我的乡愁,也许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儒家孝道,和对家乡的人和物的一种牵挂和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