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甜甜的怀化醉游人怀化市生态文化旅 [复制链接]

1#

雪峰山风光(杨锡建摄)

山水如梦,古韵如歌!

在这片2.7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大自然浓墨重彩地挥洒着它的画笔,描绘出多彩多姿的景致。

甜甜的怀化,“醉”美游人!近年来,我市抢抓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机遇,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入实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程,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年,全市旅游接待量达.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4亿元。

九丰农业博览园内,游客纷至沓来

靖州排牙山森林公园内的骑行比赛,吸引游客前往

溆浦县穿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枫香瑶寨无边际泳池,冬日里仍吸引大批游客(雷文录摄)

全域发力,奋力建设千亿产业

在怀化,特色民宿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

今年国庆节,位于鹤城区坨院街道办事处山下村的“山下花海”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怀化及周边地区的市民们携亲带友,前来赏花观景,休闲旅游,景区内的停车场一位难求。国庆期间,如梦如幻、花香迷人的“山下花海”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这样火爆的场景,不止发生在“山下花海”景区,在黄岩旅游度假区、在溆浦穿岩山度假区、在通道皇都侗文化村、在芷江受降纪念馆……在怀化的各大旅游景点,游客量持续走高。

而这一切,源于我市全域发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高位推动,全局谋划。

年,我市明确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打造。随后,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编制实施《怀化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怀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从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万元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起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稳步增长机制。

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在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下,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营造了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旅游景区创建始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通道万佛山?侗寨、洪江古商城、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旧址等景区开展国家5A级景区创建,完成溆浦穿岩山景区、通道芋头古侗寨景区、九丰现代农博园、黄岩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定。截至目前,等级景区由年的33家增加到目前的46家,其中4A级景区增至7家,3A级景区增至36家。

以生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是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按照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县域旅游为基地、以“侗苗风情”“古城商道”“沅澧山水”“雪峰康养”“好运怀化”5条精品线路为统领的思路,我市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五年来,完成洪江古商城、通道万佛山、皇都侗文化村、通道转兵纪念地、溆浦雪峰山、沅陵借母溪等重点旅游项目及旅游重点配套建设投资50余亿元。着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标准旅游厕所建设个,年获国家旅游局表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所旅游厕所的新建、改扩建任务。

搭建整合营销平台,让甜甜的怀化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在长沙,“雪峰山的味道”“怀化旅游创业创新”等创意广告夺人眼球,“甜甜的怀化”旅游主题地铁站厅、通道磁悬浮旅游专列,更是引爆长株潭旅游市场。

在营销中,我市还成立了怀化市旅游营销联盟,与中南传媒集团签订旅游宣传战略合作协议,发行“嗨游怀化”全域旅游惠民卡,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怀化,爱上怀化。

创新融合,生态美景这边独好

通道大戊梁歌会,成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一大特色(本报记者潘雨摄)

生态,是怀化的底色!

位于怀化城东的九丰现代农博园,观光温室内瓜果飘香,蔬菜种植区绿意浓浓。每天,园区都会迎来一批批游客,他们在这里赏玩风景,购买高品质蔬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园区经理冯树珍介绍,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科技创新领航“生态+”经济体系,积极推进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每年,园区可产高品质蔬菜多万公斤,接待游客多万人次,实现收入1.7亿元。

在现代生态农业的带动下,在怀化,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特色农家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据市旅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发展高科技旅游业态综合体,建设了鹤城区九丰现代农博园及新晃蔬菜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森林旅游和水上旅游,建成了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佛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方县南方葡萄沟景区、中方华汉茶厂景区、靖州杨梅小镇等特色旅游景区,以时令果蔬采摘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与此同时,引进了集合现代装修技术大成的旅游高科技生态民俗移动酒店——地球仓,并与通道签订了投资额为1亿元的旅居综合体合作协议,拟在鹤城区建立大湘西生产基地,在通道等建立地球仓酒店。

积极推动旅游与文体融合。将和平文化、侗苗民俗文化、商道文化、稻作文化等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加快侗族大歌、苗族歌鼟、辰河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建成皇都侗文化村、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创新与融合,带来的是旅游业态的蝶变。我们欣喜地看到,黄岩旅游度假区、穿岩山森林公园等大自然里的小木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去入住;黔阳古城的房车露营基地,成为古色古香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狃子花开》《侗乡红》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演艺节目绽放山城,惊艳大众。

这,便是创新融合的力量。

旅游惠民,美丽乡村生动力

11月9日,在通道坪坦乡皇都侗文化村文化广场,古朴的侗寨里,身着侗服的阿哥阿妹翩翩起舞,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表演原生态歌舞。悠扬的歌声、绚烂的服饰,还有优美的舞姿,让来自长沙、广西等地的游客如醉如痴。

“我们艺术团30多名演员都是本地村民,每个月可领取元左右的工资。其中28名演员为贫困对象,目前他们全部脱贫。”据艺术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皇都侗文化村通过推出民俗风情游、侗寨风貌游,让当地贫困户参与其中,一起脱贫致富。

作为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怀化也是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富集区。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让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鹤城区黄岩旅游度假区,每到节假日,“怀化大峡谷”“千亩石林花海”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而这里的蝶变,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据介绍,该区的大坪村、白马村采取“公司+农户”股份制,引导村民以资源、资金入股旅游产业,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转变。年,景区实现门票收入.7万元,人均收入元以上。

雪峰山,绵延千里;穿岩山,美如仙境。近年来,溆浦穿岩山景区把旅游扶贫与就业扶贫结合起来,为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供载体,景区开辟的住宿服务、民俗表演、工程建设、生态种养、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业。“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变上山为上班。”按照这一机制,我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解决了20万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

“多亏了发展旅游业,现在我家一年的收入有好几万。”在靖州三锹乡地笋村,贫困户吴谋建说起旅游扶贫,满面笑容。作为《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明星家庭接待户,吴谋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变民房为客房,每年接待游客上千人次。近年来,我市支持景区及周边村建设旅游专业村,鼓励村民利用特色民居创办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目前,全市拥有省五星级休闲农庄5家、乡村旅游宾馆家、农家乐家、生态休闲度假区11处。

全域奋进,昂扬着一座城的精神风貌。旅游高歌,展示着一方水土的绿水青山。

甜甜的怀化,正用四季美景绽放着别样的丰姿,沉醉八方游客。(记者史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