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49年,一湖南老妇被告知离家23年的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新中国前夕的革命时期就有很多有志青年为了国家的利益背井离乡,踏上了革命斗争的征程,其中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曾为革命离家23年,归来时已经是军队的司令员!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名将之首的粟裕将军。

踏上征程

年,粟裕出生于湖南怀化市的一个普通农村,父亲是一名秀才,平时靠卖字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为了让儿子以后有出息,他把粟裕送进了私塾,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带领全家人过个太平日子。

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粟裕看尽了人间疾苦,从小都幻想着做个大英雄的粟裕开始讨厌私塾里教的那些无用的东西。

当时新式学堂兴起,教授的科目种类比较多,也比较新潮,粟裕逐渐对新式学堂起了兴趣,于是经常偷偷跑去新式学堂听课,慢慢的学会了很多,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粟裕如愿考上了湖南省立师范学院,父亲非常高兴,宴请了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给粟裕送行。

宴会结束以后,母亲帮粟裕收拾好行囊,乡亲们一起送他到了村口。儿行千里母担忧,在父母的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下,粟裕踏上了征程。

投身革命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让粟裕涨了不少见识。在大学里面诸多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熏陶之下,粟裕积极地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团支书。在团支部工作期间,粟裕对国内的革命形势和共产党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长沙的“马日事变”打破了校园宁静的学习生活,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学校的党组织让粟裕组织同学们尽快撤离,粟裕带着同学们逃出来以后,把同学们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自己又坐火车离开了常德,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革命运动之中。

忠孝难全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历练之后,粟裕如愿地加入了中国中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在随后爆发的南昌起义中担任了警卫队的班长。南昌起义胜利以后,粟裕又积极参加了毛主席主持的湘南起义,并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在随后的革命斗争期间,粟裕表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天赋和超凡的战斗能力,四处破敌,屡建奇功,很快就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路晋升到一个军区的司令员。

不幸的是在粟裕从军期间,父亲受到了国民党的迫害,身体越来越差,加上对儿子的思念,最终因病去世,年仅47岁。

粟裕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以后十分悲痛,他担心母亲也会收到国民党的迫害,一度想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可是他知道当时革命艰辛,自己又军务繁忙,如果带着母亲四处奔波是无法保证母亲的健康和安全的。

于是粟裕忍痛放弃了把母亲接到身边照看的计划,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斗争之中,他深信,只要国家安定了,人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享受和平,自己的母亲才能真正的安全。他相信母亲一定能够理解他,等战争结束了,他一定会去给母亲赔罪,毕竟,自古忠孝难两全。

母子重逢

其实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有多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粟裕三次想回家而不能如愿。

因为而粟裕知道革命还在关键时期,他不想因为此事分散自己的精力,同时也不希望自己回去以后给家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只能通过不断地胜利,向家人报喜,等全国解放了,他就可以安心和母亲团聚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年10月,粟裕的母亲在院子里休息,突然就有几名军人走进了自己的院子,他们面带笑容,对粟裕的母亲嘘寒问暖,非常的热情。粟裕的母亲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依然热情地接待了这些革命战士。

后面的聊天过程中,粟裕的母亲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现在做了司令员,这几位热情的军人正是来接她去北京和儿子团聚的。

粟裕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喜极而泣,她已经有23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每天都在思念的痛苦之中度过,她以为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另外一边的粟裕,由于思母心切,在自己的房间里走来渡去,焦急地等待着。23年了,母亲已经老了,他在努力地回想着母亲的样子,眼中充满了泪水。

终于,半个月后,粟母一行一路颠簸,在经过了多公里的车程之后,顺利到达了北京,时隔23年,母子终于重逢。

再成遗憾

粟裕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皱,粟裕悲从心来,紧紧地抱着母亲,泣不成声。他哽咽着对母亲说,再也不会离开你了。粟裕把母亲安排到了一个舒适住处,工作之余都会过来陪伴着母亲。

粟母见到儿子以后心里非常的高兴,儿子不仅带兵打跑了日本鬼子,还做了司令员,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但是粟母并不太适应在北京的生活,一方面在老家呆久了,已经习惯了老家的生活,另一方面,已经见到过儿子,她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儿子还有很多工作,她不想在这里影响儿子的工作。

于是老太太要求回到老家生活,粟裕经不住母亲的执著,想着现在已经太平,想见母亲也是很容易的事,也理解母亲离开家乡在生活上会不太适应,于是就同意母亲回老家养老,并托付了自己的好友多加照顾,没想到这一次分开却变成了永别。

年年底,母亲重病,粟裕公务繁忙无法及时赶回去,万般无奈之下,就把给母亲看病的事情委托给了自己的好友许世友。

医院以后,医生积极地展开了救护,但由于粟母年事已高,医生们也是回天乏术,医院逝世。没有在母亲临终之前见上一面,成了粟裕一生最大的遗憾。

小结:

粟裕将军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用秦孝公形容商鞅的话来说,就是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粟裕将军逝世以后,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家乡的土地上,也算是对父母的另一种陪伴。

如今太平盛世,我们不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多抽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我想这也是粟裕将军对我们的期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